颜真卿书法字帖哪个好?
颜体,是指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楷书风格.其字体端正大方、宽博雄健,对后世影响巨大,有“颜筋柳骨”之称!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1],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唐朝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赵孟頫并称“颜赵”。
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开始,颜真卿在齐州任上写了《东方朔画像赞》和《郭有道碑》。这两件作品都写得气骨开张,是时风转变的标志。天宝元年(742)颜真卿回京任刑部侍郎;六年升为殿中侍御史。十年因忤董大、杨国昌而弃官,入刘济幕,赴河北节度使任。十二年拜尚书左丞相,次年迁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安禄山叛乱,任平原郡太守,率军驻守邺城。
真卿被李希烈围困四年,城池陷落被捕,绝食七日之后被缢死,赠司徒。他的一生都在忠君爱国、为国效力,他一生所写的碑版和墨迹甚多,流传至今者有《多宝塔感应碑》等,这些碑刻笔力雄壮、大气磅礴,成为千百年来学习楷书的典范。颜真卿传世书迹较多,主要代表作有《多宝塔感应碑》、《告玄元皇帝文》、《竹山堂联句诗卷》、《争座位帖》、《李玄靖碑》及尺牍墨迹《祭侄季明文稿》、《送裴将军序》、《刘中丞书帖》等等。其中以《争座位帖》最有代表性。此帖是颜真卿于建中年间给宰相狄仁杰写的信札墨迹,因书写时颜真卿与当朝奸相卢杞政见不合,又因为颜真卿刚正不阿的性格导致受到排挤,所以当时愤慨异常,因此这封书信就充满了浩然正气,气势逼人!
颜真卿《争座位帖》原迹已佚,现传本皆为宋代拓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拓本,卷后有明代王恭等人题跋,并有董其昌、王世贞等鉴藏印多方。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也藏有一份北宋拓本,为日本泉屋博古馆旧物,纸色细白,字画清晰。另有《三希堂法帖》册页本,收刻该帖墨迹,较之宋拓本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