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叫种?
关于“种”的概念,在目前的行业说法中是比较混乱的。 比如有按照矿石的形成时间来说明种水的,说老种、新种; 有按质地来定义种的,分玻璃种、冰种等; 有按颜色来分的,如花青种等等... 实际上,所谓的“种”,是指翡翠结构细致程度和透明度两项指标的总和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它包括结构和透明度的两个方面。 而结构,就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排列组合方式。
一般我们会把翡翠中的矿物晶体颗粒大小的单位称为“粒度”或叫“晶粒”,其大小以毫米为单位(1mm=1000μm)。 不同的种,由于各组成矿物的粒度和矿物的相互排列方式不同,从而会形成不同的结构特征,也决定了翡翠不同的透明度及美观性。 所以呢,我们通常说的“种水”其实指的就是翡翠的结构和透明度两方面的情况。
而在目前行内,人们常用“种老”“种嫩”来形容翡翠的结构细腻紧密程度的优劣。 “种老”指的是翡翠的结构致密,矿物晶体颗粒间结合紧密,透明度好;反之则称“种嫩”。 从直观上来说,种老的翡翠看起来质感比较透亮、晶莹,种嫩的翡翠看上去会显得比较浑浊、发闷。 那么什么样的翡翠结构细密呢? 在自然界,各种矿物晶体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据翡翠的主要矿物成分硬玉的密度不同,一般我们把翡翠的密度分为三种情况—— 密度较大者,为老种,也称老坑,常见于帕敢场区; 而密度较小者,为新种,也称新坑,多出于蒙自场口;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常见的种头。
一般来说,种越老,翡翠的表面光泽也会显得越明亮锐利,看起来也更具通透感。 但是,并不是说只含有老种翡翠的场口的翡翠就是上乘之选哦~ 对于珠宝玉石来说,品质的评价除了种以外还有颜色、工艺、尺寸等多方面因素要考虑。 因此,选购翡翠时还要结合其它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