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是什么东西?
1. 何为“玉石”? 在中国,“玉”字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据现有的史料表明,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就有关于玉的记载了,但那时人们所说的玉,是泛指一切宝石而言的。至于什么是“石之美者谓之玉”的含义(这里的“美者”不是指色彩、透明度等方面的美),则是在后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说,“玉”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是不断变化的。随着这种变化,它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中,对不同品种的玉有比较细致的分类描述,这些品种主要有:玉、璞、璜、璧、璋、瑗、琥、琮等八种;白玉、黄玉、赤玉、青玉、碧玉、墨玉、苍玉、琼玉、瑶玉、璞玉、瑕玉、翠玉等等。此外尚有“石之美者”之玉。可见中国古代对玉的定义不仅包含硬玉、软玉、石英岩玉等多种矿物,而且还包含了翡翠、玛瑙及一些颜色美丽的岩石。
2. 何为“翡翠”呢? “翡翠”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玉和石的分界线之一。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凡是产于我国的硬玉(翡翠)和其他硬度大于7的玉石都称为“玉”(广义);而将产于国外的所有硬度小于7的玉石统称为“石”即狭义之“玉”。这样看来好像“翡翠”就是“玉”了!其实不然——虽然目前翡翠多产自我国云南省,但这并不是“翡翠”这个词的原意;“翡”原指一种颜色鲜红的鸟,又称“锦鸡”,也叫“丹鸟”;而“翠”则是绿色的鸟,又称“翠鸟”;“翡翠”二字合起来则是指一种羽毛色彩鲜艳且具有红、绿二色的鸟名;由于翡翠的颜色十分艳丽,古人便将其制成饰物佩带在身上或作为赏玩之物以彰显主人身份的尊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翡翠”应该是一种珍贵的石头而非玉器了!
3. 现在人们常说的“翡翠”,其实指的是硬玉,它主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微晶岩体。 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2003、GB/T16553-2003之规定:和田玉为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钙钠矽线石系列软玉,狭义的“和田玉”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广义上的“和田玉”包括新疆若羌、且末地区出的子料,青海昆仑山段出的山料以及俄罗斯所产的山料或山流水料(皮色明显不同于新疆和田玉),此外还包括韩国和日本的一些玉料。
总之:现代意义上的和田玉,主要指产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的优质软玉原料及其制成品,也称之为新疆和田玉。 广义的“玉”是相对于“石”而言的,凡质地坚硬细腻,色泽美观,透明度高,抛光性能好,具有装饰功能的单晶体或多晶体集合体都可称为"玉",因此"玉"的范围很广泛,除了和田玉之外还包含:翡翠、独山玉、蓝田玉、南阳玉、岫岩玉等各种优质的玉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