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发黄?
有黄翡,也有黑翡(烟灰翡),还有红褐色的翡,这些都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混入的氧化铁等矿物呈现的颜色变化。 不过这些颜色是在翡翠的外壳上,也就是风化层表面上的颜色,要深入内部,是很困难的,而且需要很强的腐蚀作用才有可能发生。所以这种颜色称为“表皮色”或“风化纹”更合适一些。而内部的翠绿色则被称为“原色”。 而题主说的这串珠子应该是经过浸蜡处理的,所以看起来晶莹剔透,润泽细腻(实际上也的确比较水润)这样的处理工艺是为了防止玉石本身水分的散失和干裂。同时表面的光泽感很强,呈玻璃光泽或者油脂光泽。 除了必要的防裂处理之外,这样的处理方法还起到一定的美化效果,让原本色调稍显沉闷的琥珀、玉髓、绿松石之类的珠宝,看起来更为新鲜灵动,就像刚剥开皮的荔枝一样。
当然这样处理后的效果也是有弊端的。首先因为外部有一层树脂蜡膜,导致其无法与空气接触,从而缺少了空气流通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氧化过程,使得玉质会保持一种“年轻”的状态,但是同时也会失去部分天然的风味。 另外如果处理手法稍有不慎,可能造成里面的绿丝向外扩散,影响视觉效果。虽然看起来不是很明显,但是拿在手里把玩的时候能感觉到一些。
关于翡翠颜色的相关知识就说到这里,希望能帮到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