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白色翡翠?
1,首先需要明白一点,无论是所谓的“白底青种”、“黄底青种”还是现在的“干青种”,其本质都属于“翠性明显且结构致密”的翡翠。
2,由于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是经过强酸洗漂过的“白底青”或者“黄底青”,我们需要注意其在抛光面上是否有沿晶质纤维状排列的淡褐色(黑点)和绿色(翠色)。 如图所示,在抛光面的底子上有很多呈短柱状或短条状的淡褐色的“黑点”(角闪石)和绿色的“翠片”(绿辉石)围绕,这是这类翡翠的特征。
3,当然,天然未经过化学处理的白底青或者黄底青,其底色并不是纯白的,而是带有灰色调的,并且底色上的颜色分布也不是规则的多色团,而是有颜色的条纹,如图: 在未抛光的时候,其表面呈现出蜡状光泽,而抛光之后则具有玻璃光泽。
4,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判断出“白底青”或者“黄底青光底的类型。不过有些情况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比如一些水头较好的白底青或者黄底青,其底子看起来是“干净无暇”的。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从更细节的地方去判断了——需要仔细观察晶体间相互交错的位置,如果发现有暗色的絮状物(类似纤维交织的结构),那么就可以确定该件玉器是为天然的。否则就是人工处理的。 再如有些“白底青”或者“黄底清”可能是经过浸泡在无色或浅色的油中加热加光的,这样进行处理之后,虽然能去除原来的黄色调,使其成为纯白色的,但由于结晶体间的缝隙被油脂填充,所以在抛光后不会留下规则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