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翡翠吗?

郜诺仪郜诺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啊,而且唐朝的翡翠工艺可是相当精湛的! 中国自古就有种植和开采翡翠,但那时把翡翠叫做“翡玉”或者“绯玉”,到唐朝才出现“翡翠”这个名字。 据记载,唐朝的珠宝店已经拥有切、洗、磨、刻等工序齐全的加工链了,做出来的珠子、戒指、项链等饰品精致漂亮。

唐朝的皇帝们还喜欢命人制作“行囊”,在墓中随葬,里面装满金银财宝,还有各种各样的珍宝,比如青金石、绿松石、玛瑙、琥珀等等,不过没有翡翠。 那时候的人觉得翡翠是个便宜货,不值一提,所以很少用到它。

到了宋朝,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此时玉器行业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专门为皇宫和达官贵人制作玉石器皿、玉器的作坊,这些作坊技艺高超,用料讲究,做出来的东西让人赞叹。

宋朝的时候,人们已经把翠玉和翡翠区分开了,翠玉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翠绿色和田玉,而翡翠则是绿色的硬玉。

当时的人们认为,红紫为上品,绿碧(也就是今天的翡翠)次之,蓝青第四次,白第五次。 所以我们能看到,宋朝出土的很多玉器都是青灰色调的,比如这个玉枕(陕西西安出土): 这其实是青白翡翠质地很好,接近于白玉,再加上做工精湛,所以才价值连城。 而且这时候已经有了“老坑”“新坑”的说法,指的是不同产地的翡翠。

马圣维马圣维优质答主

谢邀. 首先,在唐以前,我国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玉器”的。汉唐时期玉料来源主要是新疆和田地区的软玉(广义和田玉)为主;而隋唐时代则是以缅甸一带的硬玉为原料。所以题主所问“唐代有没有翡翠”答案是有明确的。但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的“翡翠”是指现代意义上的翡翠而不是古代的翡和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的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关于「翡」字与「翠」字的记载,而且,在我国古代玉器的形制特征上也找不到任何由红到绿的转变痕迹或过渡阶段,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古人对这两种色彩的认识是没有混淆的。那么「翡」与「翠」的区别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色艳者曰翡、色深绿者曰翠」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