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老蒋是谁?
“老蒋”,是一个行内名称,指代的是那些早年进入翡翠行业,并以此发家的人。他们多数都是云南人,因为云南曾经是翡翠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有很多福建人,因为他们曾经依靠自己的地缘优势,从缅甸采购翡翠毛料到广东加工成饰品。 除了老蒋们外,还有一群人也很值得关注——台湾的翡翠商人。我们印象中翡翠与台湾似乎联系不上,但事实上台湾地区曾经也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台湾的玉矿工人在开采玉石矿后,会把质量较好的玉石原石运往香港出售。60年代以后,由于大陆开放政策的影响,又有不少台湾商人来大陆采购翡翠原材料或籽料,运输的路线通常是沿海至厦门、泉州,然后由当地商贩运往各地。 这些台湾商人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守台湾之后,对大陆采取封锁禁运的政策,但鉴于玉石材料的特殊性(可入药),因此对此类贸易并没有完全禁止。50年代后期,国台办成立,两岸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于是这类贸易也逐渐正常化。
在所有的翡翠源头产区中,台湾商人对赌石的了解可能是最为深入的,因为他们的很多商人本身就有玉石矿工的背景,对于玉石的天然颜色、质地水分等内在品质有着精准的判断。也正是因为如此,台湾经销商的报价通常都很准确,少有虚高或低估的情况,因而受到业内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