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翡翠怎么开?
这个问题我也好奇了很久,今天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开”,其实就是对翡翠进行切磨抛光的过程,让原本被隐藏的部分显现出来,从而最大化地体现其价值。 想要“开出”好翡翠,我们就要先了解影响翡翠价值的几个因素:种、水、色、工(这里只讨论翡翠,其他玉石不必深究)。
1.种质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种,外行看色”,可见种在翡翠中的重要地位,它直接决定了翡翠的坚固程度(耐久性),是评估一块翡翠品质的基础。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翡翠品种大致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 其中,玻璃种最好,豆种最差。如何辨别不同种的翡翠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其结构,玻璃种翡翠的结构十分细腻均匀,肉眼很难发现粒状结构;而豆种翡翠往往可以看到类似木头的纤维结构或颗粒结构。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请专业人士鉴定。
2.水头 水头也叫“水",是指翡翠的水润程度,也就是透明度。在自然光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感受它的水头长短,也可以把它放在手电筒下照射,查看通透程度。一般来讲,我们更喜欢水头足一点,即透明度好的翡翠。不过,有些特殊品种的翡翠,需要透度高,但也不能过于透亮。
3.颜色 这里的颜色主要指底色。我们常见到翡翠的颜色有很多种,如绿、红、紫、黄、白等等。但是,在评估时,我们仅考虑基础色调,即无色或者白色,因为这两种色调的翡翠价格往往最低。当然,如果带有绿色就另当别论了。
4.做工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做工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一个好的雕刻件,可以锦上添花,让价值飙升。反之则毁于一旦。 比如这件冰种阳绿葫芦,如果是没加工的原材料,可能值2000元,但如果做成这样的一个挂坠,可值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