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什么光来检验?
在自然光线(无荧光灯,无紫外线等)下用肉眼和适当工具观察即可。 颜色是评价翡翠首要指标,其次是种质、净度、切工和重量(以千克计)。
1.颜色 当评价一种宝石的颜色时,通常先评估其鲜艳程度(浓郁、淡、深、浅),再看其均匀度(均匀的色调和底色为好,不匀则差)。 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宝石,比如蓝色蓝宝石并非越浓越好,粉晶也并非越透越好……所以评价翡翠时,我们首先应了解影响颜色的几个因素,再结合具体实物加以判断。 这些因素包括:
2.种质 种质指翡翠的质地,主要是指翡翠颗粒的细度和结构。 翡翠的结构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晶体(主要是硬玉岩)的形状,有纤维状、柱状和粒状三种;而翡翠的细度主要指结构中的纤维状物质(简称“翠性”)的粗细,即微观形态上的纤维直径。 我们平时所说“种老”“种嫩”,其实指的就是种质,种嫩的翡翠颗粒粗,结构松散,反之种老的翡翠则结构紧密。 用专业术语表示,翡翠的种可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其中玻璃种品质最好,豆种最差。
3.净度 一般认为,净度是影响宝石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宝石是否漂亮以及可以制作的首饰款式。 而在翡翠行业中,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忽略对净度的衡量。这是因为:一是由于目前翡翠原材料来源复杂,难以避免含有杂质和微瑕;二是由于目前翡翠制品主要以玉石雕刻作品为主,虽然讲究料子本身的好坏,但同时也会注重艺术性的表达,因而会对可能存在的瑕疵加以利用,进行巧妙的构图和遮掩,反而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更有灵气。 所以,如果选购的翡翠工艺品,有瑕疵或者稍加注意就能发现瑕疵,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购买的是原料或半成品,则应尽量挑选瑕疵少的。 净度主要取决于内含物的性质、数量和位置,一般来说,净度越高,成本越高。
4.切工 切工指的是把一块原石切成合适的大小、形状,以及进行抛光等工序的过程。 好马需配好鞍,好玉也需要好的切工来展现魅力,优质切工的翡翠首饰能令其颜色、种质得到充分显现,否则就会因表现力不足而导致浪费。 大家在选购翡翠时,可以仔细查看成品是否有对称、协调的切割,否则会造成视觉上极大的不良体验。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关心切工的工艺,只需要看其成品是否具有对称美观的造型,以及打磨是否光滑、角度是否恰当就可以了。但如果有特殊需求,则需注意是否根据需要进行了特殊处理(如弧形钻)。
5.其他 除了以上几点,大家还可以通过测量体积(质量)、称重等方法帮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