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雕刻要加水吗?
作为在玉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白”,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些看法值得分享! 翡翠雕刻加水是不正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翡翠雕刻的步骤,一般是由设计图开始——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开料(切料),剩下的大概就是打磨、抛光了。可能有一些不同,但大同小异。 我们都知道,雕刻用的材料一般是玉石,而由于矿物的特性,石头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会产生变形,也就是所谓的“透闪”或“崩裂”。这种特征对于雕刻来说是很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些弱点,我们需要给雕刻的原材料加温加压。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蒸汽加热的方式,使得原料均匀受温;另一种则是高压釜。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效果都是一致的。通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得玉石结构变得松散,方便雕刻师下手。 如果在雕刻过程中发现原石有碎裂的现象,也可以及时加热修补。 总之,不管是雕刻前还是雕刻中,给原料加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如果题主所说“加水”指的是在设计图上添加水纹,那当然是必须的。一幅好的设计图应该兼顾材质的特性与创作者的意念。而对于翡翠这种特殊材料而言,水纹的设计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我们看到的那些雕件上的水纹,其实是“纹”而非“水”。也就是说,在雕琢的过程中,保留一丝丝的原石纹理而不是将其磨平造成“水”的效果。这是非常难的,需要拿捏好度。过头了那就是“石花”,不够那就成了“没加工”。
当然,如果是未经热处理的原料,那肯定是不能直接雕刻的。一是结构紧凑难以雕刻,二是容易碎裂。所以题主要说的“加水”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就不得而知了。
在民间流传着做翡翠雕刻要用水煮的观点,其实这是错误的,做翡翠雕刻时不用加水,加水会把翡翠雕刻的玉性给冲掉了,在雕刻的过程中用油石上油打完,最后再上面打蜡就可以了。
翡翠雕刻的工艺流程:
1、构思,取料
每一块翡翠原料其颜色、质地、形状、裂纹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雕刻工艺品加工之前,首先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结合翡翠原石的形状和质地色彩进行构图取料,好的构思,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出翡翠原料的色彩美、质 地美及造型美,使原材料充分合理的利用,制成优质的翡翠雕刻饰品。
2、制作蜡纸模具
在翡翠进行初加工前,先在料子上铺上纸, 用笔画出雕刻的形状,在纸上描绘出蜡纸模具的图案,然后用电熨斗将纸上的图案熨在蜡板上,使蜡板上形成模具的图案,再将带有图案的蜡板放入盛有热水的盆 中,用小铲从水中将蜡纸铲起,用线绳将之绷紧,蜡纸模具即成。
3、制作玉坯
用制好的蜡纸模具在翡翠原料上打上制雕图案,然后根据标记将多余的玉料用锯机 打磨掉,再用吊磨机修整外形,制成玉坯,使制雕图样在玉坯上完整地显示出来。为保护玉坯表面不受损坏,在吊磨时需加水或油作冷却剂。
4、细磨
将玉坯修整 到初步像雕刻图案后,用油石进行精细打磨。
5、雕刻
雕刻阶段是制作翡翠雕刻饰品的主要工序,根据预先设计的雕刻图案和选定的雕刻方法,首先在玉料的背面进行雕刻,在雕刻中,首先在已打磨光滑的玉坯上描出雕刻图案,然后在雕刻盘上加上油石粉和 水,将玉料固定在铁棒上,用铁锤敲打铁棒,使玉料在雕刻盘上转动,同时用手移动玉料,玉料在雕刻盘上磨压旋转,其表面的玉料被碾掉。根据画面不同部分的 需要,改变玉料与雕刻盘接触部分,雕刻出画面不同部分的高低层次,利用光和阴影的作用,显示雕画内容的立体感,并用尖头工具修整和雕出细部,使浮雕的花 面逐渐显现出来。最后用油石进行细磨和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