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条状白棉的好吗?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棉是什么? 棉是翡翠内部出现的像棉絮一样的、半透明或者微透明的白色杂质。它和翠相互交融在一起,有时候翠像是被棉包裹起来一样。 “棉”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因为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简单来说吧,只要不是绿色的,颜色是白的,而且看起来像是纤维状的,都可以称之为棉。 但是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说的话,并非所有的白色瑕疵都叫“棉”。 “棉”是指翡翠内部出现的、呈纤维状或斑块状的白色矿物(钠长石)。它是翡翠独有的,并且对翡翠的颜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含有“棉”的翡翠才有可能出现色带或者色坑,也就是所谓的“翠性”表现。 如果一块翡翠既没有翠性,又没有颜色分布特征,那说明它的“棉”很少,甚至没有。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一条带状的白棉存在到底好不好呢? 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这条白带是否影响美观了!如果影响了,就要去掉;如果没影响,就可以保留。 但是,请注意一点,带有白带的翡翠其价值一般来说是要低于无色带或者是浅色带的翡翠的。为什么?因为白色本身是一种色调,而黄色、绿色等等是有色的色调,它们的视觉冲击力不同,对于观感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选择无色的翡翠。但如果由于经济等原因,不得不买带白的翡翠,也不要紧,因为白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比如,可以把它用染料染成其他颜色的翡,也可以把它打磨至底纹消失,再上蜡使其平整光滑,这样视觉上就看不到白带了。当然,这样做会损失一部分原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才行。
翡翠条棉,是根据棉的外观形状来进行定义的,看起是是一条一条,呈丝带状或扫帚状的棉。它的成因,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或形成之后,裂隙水中一些物质沉淀在裂隙而形成的纤维状矿物,看上去就像是棉,因而称为棉。在翡翠中,有条棉是很常见的,行内说“无绺(liu)不作玉”,绺即开裂,开裂是翡翠的普遍现象,条棉就是开裂中长期渗透其它物质之后形成的现象,相对而言,条棉的裂理较平直,对翡翠的影响较小。
那么,翡翠条棉好不好呢?
其实,这要分情况讨论。首先,条棉属于绺,绺即小裂,小裂对翡翠的价值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此,越少、越小、越浅越好。如果一件翡翠饰品有很多很明显的条棉,是会影响到价值的。不过,条棉在翡翠手镯中,其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而在摆件上,条棉的存在还常可增添摆件的趣味,在俏色的摆件中,条棉甚至还可以当线条来利用,用来表现发丝、水纹、波浪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条棉的作用就变成了“俏色”,价值也随之大增。由此可见,条棉在不同的翡翠饰品中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其次,如果条棉在翡翠饰品中的关键位置,在戒面的正中心,手镯的正南正北,或是接近正南正北等,那么其对价值的影响比较大,而在摆件的侧面或不太显眼的地方,那么,其对价值的影响就很小。因此,要讨论条棉对翡翠的影响,还应该区分位置。
再次,条棉对翡翠的价值影响,还与其它的内部特征结合在一起考虑。一条条棉,是孤立存在,还是与其它裂理一起存在的,也会影响价值。因此,要综合起来评价其价值。以上从条棉对翡翠价值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讨论,其实,如果条棉的分布、形状非常好看,有时还可当作“冰点”或“雪花棉”来看待,这是具有欣赏价值的,对翡翠的价值不仅没有影响,反而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由此可见,条棉好不好其实看你怎么去理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