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雕刻去除杂?
学艺过程中,发现很多有潜力的料子,但因为形状不够理想,或者存在一些瑕疵,往往被放弃。如果能把这些瑕疵去掉,或许就能得到一块精品。在雕刻之前,要先设计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巧雕去瑕疵,比如把绿劈出来做个挂件、把白劈出来做摆件等;如果不能就考虑雕琢,尽量保留原来的皮壳,把绺裂尽量修补好。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这块原料是个半明料,比较干,存在一些黑点,有些部位还开裂,如果做手镯的话肯定要损失不少料子。通过琢磨,最后得到了两个满绿的挂件——《春晓》和《夏荷》。
这是用一块木那料的边角料做的,颜色还不错,不过种有点嫩,水头短,有裂纹。我想了想,如果把上面的绿掏空,留下底色部分,再细加工,是不是可以做两个淡色的挂件呢?《清风雅集》和《夏荷》就由此而来。 这里把两种不同色的玉件一起展示,以作对比。
同样是用一块木那料的边角料做的,这块料子上面深绿色部分有一些杂质,并且种比较嫩,不能做成颜色的部件,我考虑是否可以整体雕刻一个图案,在构图的时候把杂质盖住,即能做颜色吊坠又能做花纹修饰,最后做了个《平安扣》。
这块料子很特殊,半透明,有水头,但是有黑色纹线,而且很乱。我想,如果可以把黑色的纹线去掉,整个画面就会明亮起来,于是我用了两块料子相互弥补,各自去掉对方不满意的地方,最后《春韵》就此而成。 这些都是通过巧妙设计,用最小的成本,去瑕疵的同时又获得两件作品的例子。
其实,能够遇到好的原材料本身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就更不容易了,这其中需要设计师有扎实的功底和对玉石透彻的了解,还要有一定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