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成色有哪些?
在说这个颜色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影响翡翠价值的几个维度(重要程度由高到底排序):
1、种水 种水是基础,没有好的底色和底子,无论颜色多么好看,价值都很低;
2、色度 即颜色的饱和度,这个很好理解,饱和度高,颜色就浓烈些,反之则淡;
3、浓艳度 这个是指颜色深浅的范围,范围越广,颜色越浓;如果只有深或者浅,那么,颜色就是寡淡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瑕疵、做工等等,但以上三点最重要。
接下来,我们说说颜色——
1、无色:指白色底,或底子里带有灰、青之类的色调,这种底子价格一般不高;
2、浅色:底子上带有些许绿色,或者淡淡的黄色调,这个需要仔细辨认,因为太淡的颜色,肉眼经常很难得看清;
3、中色:底色绿或者黄,但是色彩比较淡雅,就像水墨画那种感觉的,清新淡雅,让人看着很舒适;
4、深色:底子上绿色的饱和度比较高,但是看起来还是舒服宜人,很有灵气;
5、浓色:底色绿得浓郁艳丽,看起来很“扎眼”,这种一般都不便宜;
6、彩底:黄绿、绿白、褐黄等这些底色的翡翠,行家们一般称为“彩底”。 有色底下的分类跟无色的差不多,只是颜色上会有深浅的变化。
我们通过颜色的色相判定属于哪种颜色的翡翠,这一步通常容易判断。“色相”为判断翡翠颜色从整体上属于哪种颜色,主要分为绿色、紫色、红色、黑色、黄色等等。比如帝王绿、祖母绿、菜青绿……都属于绿色的“色相”。
具体来说,翡翠颜色有“绿、紫、红、黄、蓝、白、黑”七种,最珍贵的颜色是绿、紫、红三种。“七色”翡翠包括绿翡翠、紫罗兰(茄紫)、芙蓉红(红翡)、黄翡翠、蓝翡翠、冰种白翡翠、乌龙种翡翠。接下来则需要仔细考量颜色的色调、色饱和度和色亮度,这个过程则较难判断。
1、色调
是指色彩的浓淡程度。在翡翠中,色调是专指色相中绿色而言,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在七色彩翡翠中,唯有绿色翡翠具有色调的评判标准,其他的色彩只有色有无色调的区分。
绿色翡翠中常可见的是“蓝绿色”,即绿色中带有蓝色色调,主要见于价格较低的“秧苗绿”、“青绿”、“菠菜绿”。而带有黄色色调的绿色则较少,例如“苹果绿、秧苗绿”的色调较浅淡,属绿色中上色调;“翠绿(祖母绿)、阳俏绿、紫罗兰”的色调偏浓艳,属上色调。
2、色饱和度
指颜色的深浅程度(饱和程度、鲜艳程度),饱和度过高的颜色会变得浑浊,过低的颜色会变得浅淡。通俗来讲就是颜色的鲜与闷之分。鲜亮、通透的翡翠,其色饱和度高;闷骚、灰暗、浑浊的翡翠,其色饱和度低。例如帝王绿、祖母绿的色饱和度高,而酱油绿、玻璃绿的色饱和度低。
色饱和度与色调有关,如黄绿色的饱和度一般不高。蓝色色调偏低、绿色色调的中上、紫色色调偏高,即黄绿色翡翠的颜色呈浅淡现象,而紫色翡翠一般则颜色鲜艳。当紫色与绿色同时存在翡翠之中,绿色的色饱和度常会变得低沉闷。
3、色亮度
指颜色的明度(清晰程度、明快程度、明亮程度),色亮度与翡翠矿物颗粒的大小与透明度有关。矿物颗粒细腻、透明度较好的翡翠,其颜色明艳、娇嫩,即色亮度高;翡翠矿物颗粒粗大、透明度差的翡翠,其颜色昏暗、沉闷,即色亮度低。
矿物颗粒、晶体的粗细、透明度影响翡翠颜色的明度。如玻璃绿透明度高,色亮度高,玻璃种翡翠即使色浓度低,颜色也会显得亮丽娇媚;而颗粒粗、透明度差的翡翠即使颜色浓度很好,也会显得颜色昏暗、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