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水路如何识别?

薛群宸薛群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水路”,是翡翠行业里的专业术语;它指的是翡翠原石经剥皮去除表面杂质后,内部纹理的形态。 翡翠的“水”,主要是指其通透度和水润度。而“路”就是指原石的天然纹路、裂隙。 一般我们把没有切过的翡翠原石称之为“水头”(比喻形象,并非指真有水),有“眼”的原石,行话叫“开门”。如果这“水头”“门”很好,行话就叫“水头足”“开门见山”或“开门见水”。 反之,若“水头”不足,那就叫“缺水”或者“干”。那自然,被“干”着的东西就肯定不是好翡翠了。

因为“水”和“路”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它们在翡翠上所呈现出来的意象也是生动有趣的——

“水”,有的成股流向,象流动的水一样,行话叫做“流水”或是“棉流”;

还有的是团状,象聚拢的水滴,称为“水滴”;也有呈片状的,如同飘落的雨点,这叫“雨丝”;还有的是条带状、线状、颗粒状分布的,分别叫做“带子水”、“丝绺水”和“豆粒水”等等.... 这些形象的称呼,都是形容“水”形态的,而“路”则比较单一了,只表示裂隙的存在——“山水”就是含有裂隙的石头;而没有裂隙的完美纯净的石头,行话就被称为“无水”。

对于玉石工匠来说,“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它能提升玉件的亮度、透明度和光泽。而且,“水”是有生命的,它随着光线的强弱、环境的气候而变化多端! 所以,一件好的玉器往往需要“养”——人养玉,玉养人。用人体的温润去滋养它,让它逐渐恢复原有的光泽、透明度,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雍子渝雍子渝优质答主

水路,行内人又称之为水路油路或花路,翡翠的“水”是一种综合表现,对一件翡翠饰品,从任何位置,向任何方向都可以看到它的“水性”,但一定存在一条或数条“水”是最差、透明度最低的区域,这条区域称之为“水路”。

有些冰种或玻璃种的翡翠,其“水”表现极佳,“水”足,透明度高,其“水”和玉质的过渡(冰种饰品表现为玻璃光向冰裂光的过渡)非常缓慢、平滑,从肉眼观察很难找到最不透明的位置,因此,这种翡翠很难观察到水路,我们称之为无“水路”或“水路”不明。这种品种的翡翠品质极高,价值也高。大多数翡翠“水路”比较明显,“水”和玉质的过渡非常突然、生硬,从肉眼很容易分辨出“水”最差的区域。

“水路”上常常可以看到细小的石纹和絮状物,裂痕,冰点,棉絮团,“雪花棉”。对于有颜色的翡翠,“水路”上颜色表现为色散(颜色发灰或暗淡)。“水路”的存在,明显影响翡翠的透明度和颜色,降低翡翠的美观程度。“水路”是决定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翡翠“水路”越好(越少越窄越浅),颜色越正鲜艳,价值也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水路”存在多条透明度较差的区域,导致光在此处的折射、反射能力增加,因此,“水路”附近常常伴随“闪白”,使“水路”容易被误认为是具有“起胶”、“起癣”、“起丝”特征的“胶地”、“癣地”或“丝光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