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产翡翠的原因?
1、因为缅甸是玉煤共生,所以开采出来的玉石都含有一定的黑色素,这种黑色或者深色会影响玉器的美观程度,所以要先进行去皮工作;然后再进行切割打磨等工序 2、缅甸矿区所产出的宝石级翡翠岩体,通常呈狭长的柱状或板状,长约5到10公里,宽约3到6公里,主要产于缅北克钦邦的密支那地区(Mizoram)及掸邦高原的莫亨陶区(Monhtoh)。这些矿体属于变质岩系,形成于14千万年到1亿年以前,由富含钙、镁的硅酸盐熔融物沉积而成。
除了优质的翡翠外,这些矿床还出产大量色泽美丽的宝石级绿柱石和祖母绿,以及少量红色黄铜矿和孔雀石。 在缅甸北部海拔2000-3000m的高原湖泊中,还有大量的天然翡翠矿物晶体,呈白色、灰色或褐色,但多为残片或颗粒,经加工后可作为装饰品原料。
缅甸是世界上优质翡翠的主要产出国。我们常常讲的“老坑玻璃种”、“冰种”、“芙蓉种”、“黄杨木种”以及紫色的“紫罗兰”等翡翠,都是在缅甸出产的。
缅甸是地球上三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由此而造成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的国家之一。在缅甸密支那地区由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特提斯构造缝合带控制着缅甸翡翠矿床的分布。翡翠主要是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组成的矿物,是在地质演变过程中,受到地热和岩浆等内动力的高温、高压及酸性物质长期作用的结晶,翡翠矿床即产在受内动力地质作用改造的特殊地质构造部位(蛇绿混杂岩带或绿岩带),矿体则赋存在接触变质的蚀变超基性岩中的地洼及构造裂隙中。
缅甸地处亚热带和季风区,气候热、雨量大,风化剥蚀作用强烈,所以,在缅甸翡翠产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同时存在。露天开采是采挖表土层的翡翠,其产品多为水石和山皮石,地下开采,主要是采挖翡翠原生矿,地下开采分为竖井和坑道两种掘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