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翡翠玉如何作假?

谌杉彤谌杉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做种”是行业里的黑话,意思是指把成色很差的原料做成颜色好看的翡翠成品。因为“做种”的过程通常都会产生高温和化学作用,会损伤甚至可能毁坏原来翡翠的瑕疵(如果原材有瑕疵的话),所以行内是不提倡这种行为的——尽管不少店铺和厂家都在做。 要说最常用的方法嘛,其实就两种。

一种是用染剂染色(非永久性),比如把原本翠绿色的原料染上黄色染料后变成“满色”。不过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绿色通常比较“生”、不自然(当然,如果刻意寻求“赌石”的刺激感和挑战性而不在乎其是否自然那就另当别论了)。

另一种就是用洗砂机洗去翡翠表面的灰斑和杂质,再打上蜡使表面光滑(不是抛光哦,抛光是很费工费的),从而使得翡翠看起来“更干净”“更有光泽”“更漂亮”。 当然了,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还有染色剂注入法、加热法、酸浸法等等,不过这些方法是利用一些特殊情况的,并非像上面两种方法如此常见。

至于题主所提到的“烤色”和“浸色”,应该说是一种统称叫法的两种不同工艺。原理跟第一种方法一样,都是通过高温使得染料溶入翡翠之中,进而令其着色。不过其中所采用染料的具体操作差异则很大。 “烤色”指的是将低色的天然翡翠放在炉子上烧烤,使其变色。这是因为在烧烤过程中会使纤维受损和颜色变浅,同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新物质而导致变色。所以“烤色”虽然能使无色或淡色的翡翠变为深色,但颜色的饱和度一般不会很高且不均匀。 “浸色”则是将中色的翡翠放在特定的溶液里浸泡,同样可以让其变色。这里所说的特定溶液指的有软肥皂水、醋、酒精等,这些方法都能使部分无色或淡色的翡翠得到着色,让其在颜色上更加美观。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烤色”还是“浸色”,都有失真和不稳定的缺陷。因为人为的因素很容易造成翡翠颜色上的变化——这是源于人与自然的斗争中的无奈。

付颖文付颖文优质答主

现在市场中充斥着玻璃染色翡翠、石英岩染色翡翠等各种假翡翠,在它们的冲击下,价格相对便宜的绿翡翠玉十分畅销。一些无良的商贩趁机用低价的东陵玉、绿色石英岩等价格较低的玉石仿冒“绿翡翠玉”,欺骗消费者。那么绿翡翠玉如何作假?

东陵玉:

也叫马来玉或缅甸玉,是和翡翠产地同一国家缅甸出产的一种玉石,它的颜色普遍比翡翠要绿些,常为蓝绿色和绿蓝色,并且颜色的分布很均匀。东陵玉在矿物成分上与软玉相似,质地也很细腻,并且多数带有团状的橘黄色,有些还会带有黄褐色的环带,看起来很像年轮。东陵玉具有不好的特点是具有吸油性,并且在放大镜下还可见到白色的点状棉絮杂质,它的硬度也不如翡翠大。

绿色石英岩:

石英岩是由石英组成的多晶质体,它的颜色虽也很多,有绿色也有紫色,但颜色的分布却是深浅不一,这种玉石还具有解理不发育,呈不均匀状断口,并且石英岩质地比翡翠硬,市面上一般称它为马来玉,并且常会将它误认为是翡翠。

绿玉髓:

玉髓,有白、粉红、紫、绿等多种颜色,通常颜色单一,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它常具有不同颜色相杂而成的“乱花纹”,颜色变化较丰富。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到其内有许多与表面平行的细波纹。它在所有玉石中最易辨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