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钱的翡翠是什么?
一块顶级的翡翠原石,通过高超的玉雕师精心设计,雕刻出一件完美的作品——一个“春”字。 然后拍卖场上的“春”字,以1500万元成交了! 这块料子种老、皮紧、裂多,如果取件的话可能是一件很普通的摆件,甚至不会有人要。但正是因为设计师和雕刻师的妙笔生花,化腐朽为神奇,让这块原料的价值瞬间翻了上千倍。
那么,这块神秘的“春”字牌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在明朝正德年间,云南南甸土司因为进贡而特意进贡了一块翡翠给皇帝。但是当时运输条件落后,为了防止在运送途中翡翠损坏,特地将它制作成了圆盘形状,并在上面雕刻了108个仙人戏海图样。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皇帝特别喜欢翠玉,因此命人把“仙山琼阁”改成了“万世太平”,并且在下面加上了满文的铭文。 然而,好景不长。据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咸丰皇帝为了保命,把皇家的不少宝贝都带在身边——其中就包括一块翡翠“万年祥瑞”牌。不过可惜的是,这方“万年祥瑞”在历经磨难之后,至今已经下落不明。
翡翠的分类有很多,按颜色:红翡翠、绿翡翠、紫翡翠、黄翡翠、白翡翠和油青翡翠等。按玉质:玻璃种、冰种、芙蓉种、豆种等。翡翠的质量鉴定和价值评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质量鉴定是考察翡翠的自然属性,翡翠价值评定则是翡翠自然属性和社会历史属性的综合考察。翡翠的价值是根据翡翠的颜色、种质(透明度)、水头(水性或水感)、底子(雕件去色后的表现)和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确定。
“玻璃种”翡翠,亦称透明绿,是所有翡翠品种中质地最为通透的一个品种。它的特点是,翡翠内部干净,无杂质,颗粒极为细腻,几乎看不见颗粒结晶,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通透感极像玻璃,因此被称为“玻璃种”。“玻璃种”翡翠的绿色若是十分鲜艳,绿色V、B、Y三色的饱和度都达到80%以上,底子极其干净,无裂绺和杂质,翠性不显露,极少见蜈蚣纹,且无瑕疵,雕件的工艺非常精湛,在目前的翡翠市场中,可称得上是“绝品”、“珍品”。“玻璃种”翡翠的价值可与其他珍宝相媲美。
“冰种”翡翠,是次于玻璃种的一个品种,主要指那些水头足,冰肌玉骨,通透性虽不及玻璃种翡翠,但依然有晶莹剔透感的翡翠品种。也有的专家把“冰种”分为“厚冰”、“薄冰”、“飘冰”。冰种翡翠若带绿色,价值比不带绿的冰种翡翠要高。有色冰种翡翠的价格取决于色形、色韵的优劣和占全件的多少来决定,并不是所有冰种翡翠都价值不菲。“冰种”翡翠中常有白棉。若“冰种”翡翠中杂有绿色,就是传说中的冰地绿翡翠,行里称“飘绿”。“飘绿”的“冰种”翡翠,若绿不扎眼,价格则不如“玻璃种”翡翠,只有绿色浓丽,绿形、绿韵极佳,绿占面广,“冰种”翡翠带绿价值会骤升。
“芙蓉种”翡翠的质地比“冰种”翡翠和“玻璃种”翡翠要粗一些,“水头”不及前面两者的通透。主要指那些水头足而透明度高于“豆种”翡翠的品种。“芙蓉种”翡翠的肉质纯正,绿色、紫色不扎眼,绿色有深有浅,有时也行“飘花”、“翠丝”、“翠性”,带紫的“芙蓉种”翡翠紫色也很正雅。“芙蓉种”翡翠若带浅翠绿和紫罗兰色价值较高。“芙蓉种”翡翠中常有白棉和“蜈蚣纹”,若有“雪花蓝”出现,价值会大减。“芙蓉种”翡翠中绿、紫、白三色齐全者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