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下看翡翠怎么分?
1,首先看种水 种好的基础是结构稳,颗粒间排列紧密,透光性高(不是透明度哦),这样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就能看见内部的结构,也就是水头足,行内叫“有灵气”;相反,种不好的翡翠,即使透明度高,也不会让人觉得“水灵”,这种没有灵魂的翡翠,价格也就不能太高了。 影响种水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结构、硬度、抛光质量等。
2,其次看颜色 有人说,种水好就是底子干净通透,那就对了一半,种水好的同时,底色也要干净,如果是灰底或黑底的就不好了,影响颜色的因素主要有色根色脉和染色剂。
3,最后看瑕疵 主要看是否有多余的矿物包裹体或者石棉、石头,如果有的话会影响价值,但是如果是少量的瑕疵,比如:正常生长纹、小坑洞等等,都不用太过纠结。
如果按行业里的最高标准来挑选的话,那必须都是无瑕才能购买。 但实际上由于成本的原因,绝大多数的翡翠都不会是完全无暇的,所以选购时不用追求完美无瑕,只要喜欢就可以了。 上面说的是自然光下的判断方法,如果要更精准地分辨,还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进行测试,如:荧光灯、紫外灯等。 用紫外线照射的时候,天然的翡翠是有明显的反射效果的,而经过处理的B+C货则是黑色或者深色的,而且非常不透亮。 用荧光灯的蓝光部分进行照射时,天然翡翠一般是不会有明显反应的,而B+C会发淡绿色或者是蓝紫色的光。 如果用437nm的蓝光进行照射,天然翡翠不会发出任何可见光,而B+C会有很弱的绿色色调。 用红外光谱检测也是鉴别真假的一个有效手段。 除了以上比较专业的仪器外,平时也可以借助手机来简单测评,具体的方法就是: 将翡翠放在手机的闪光灯下面,接着调整光源角度,让光线尽可能多地穿透玉石,如果发现光线可以穿透到底并且是全绿色的,那就是天然的A货,反之则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