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叫癣吃绿?
“吃绿”也称为“癣吃绿”,是玉石行业专门用来形容翡翠原石在切料时出现大面积绿色损耗的现象。 因大部分翡翠原石均为翠色与白、黑、灰等颜色混杂在一起,当翠色面积因切割损失较大的时候,剩下的白色或灰色就会显得特别刺眼,这时行内人就说到这个原石“吃绿”了。 用大白话说就是:本来这块石头的绿色分布还挺匀的(满绿),但是由于某个地方有裂或者夹纸,所以不能切到,那只能往旁边切,但往旁边切就切掉了(吃掉了)好多绿色的面积,留下一块不大不小的白色区域和黑色线条(黑色也是由翡翠中的铁元素导致,属于底色的一部分,一般也会估价)。
上面这张照片应该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吃绿”现象: 在切完的翡翠片料上,可以看到原来绿色的部分少了许多,剩下大面积的灰白底色和黑色的条带,就像身上脱了一大片衣服一样,露在外面的皮肤就被衬托得特别白。 当然“吃绿”也有吃得多的,比如下面这张图展示的就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吃绿”现象,几乎都快把绿色给“吃”光了,这样的原料做成品后色彩会很单调,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不过如果切出来的翡翠块儿料“吃绿”不是太严重的话,那就是比较幸运的了。毕竟对于翡翠原石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皮和脏了,“吃绿”就意味着我们把石头中最不值钱的部分切掉,只剩下值钱的绿色,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如果切出来发现里面也有很杂很黑的底色,那就得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