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有野生熊猫?
熊猫是我国的特产动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的高山密林中。 世界上有70%以上的熊猫栖息地在中国境内,但除开人工繁育以外的地方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能随意捕猎或者伤害它们。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在的熊猫栖息地在不断变小,所以熊猫目前属于濒危野生动物。
那具体哪些地方有野生熊猫呢? 目前国内发现野生熊猫的地区有三个,分别是陕西秦岭、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青川及北川等地。 在1983年的时候,有人还在陕西的秦岭发现了野生熊猫繁殖群落,这也是当时发现的最大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不过后来因为人类的干扰和其他一些原因,这个繁殖群落的熊猫渐渐消失不见了。现在想要看到野生大熊猫,只能去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青川县找一找了。
为什么熊猫那么受欢迎,却还要让它成为濒危动物?
很多人都知道熊猫很可爱,但却不知道熊猫其实也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且还是食肉目动物。 可能有人会问,作为食草动物的羚羊为什么没有成为濒危动物?而食肉的熊猫却成为了濒危动物?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大熊猫吃的食物范围很小,主要的食物包括竹子、竹笋等植物,这些植物的分布区域非常小;加上大熊猫是独居动物,一个大熊猫的领地大约50-6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一个大熊猫基本上是吃同一个小区范围内的食物,这就使得大熊猫很容易陷入营养饥乏的状态。
而且除了人工饲养之外,自然界的大熊猫基本都是处于半饥饿状态,所以他们才会不停地“撸竹子”,甚至把自己饿得瘦骨如柴,这样来获得足够的食物。 如果长时间缺乏食物,大熊猫会有生命危险,需要补充能量,于是它们就会选择吃肉,这个时候它们就改变了食性,从素食者变成了肉食者。
虽然大熊猫偶尔也会捕猎,但它们的主要技能还是爬树,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它们会寻找那些刚出生或者有病的熊宝宝,然后实施偷袭,如果不行的话,它们就只能采取抢的方式了。 大熊猫的威胁主要有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两种。自然的威胁主要是来自疾病和各种灾害;人为的威胁主要是生存空间的减小(建水电站、做科学研究等等)和非法捕猎。 现在随着国家对生态的日益重视,通过各种办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特别是实行跨省联合监测机制后,各地都加强了对于大熊猫活动的监控,所以大熊猫的命运正在慢慢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