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爱玉?

栾松泊栾松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礼记》 古代中国人认为,玉是有灵性的。 古人祭祀的时候用玉琮、玉璧等礼器来沟通神灵;君王自服以玉佩来彰明德行;贵族身上佩戴的玉饰越多,说明地位越高。 《诗经·卫风·淇奥》中就有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的诗句——形容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就应该像加工玉器一样不断打磨自己。 所以啊,在古代,不是你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拥有的问题。王公贵族们通过不断的征战、联姻等方式扩大自己的版图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增加自己的财宝,而玉石就是其中之一。

中原地区的软玉开采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才开始盛行起来。到汉代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利用灌浆法在表面做出纹理了(和现在的仿古工艺很相近),使得伪造历史久远的新玉器成为可能。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现在已知最早的和氏壁仿制品制作于西汉末年,而最完整的灌浆造假作坊遗址则出现在东汉末年的徐州铜山区。

到了宋代,由于软玉原料储备量的下降以及疆土的开拓,新疆的和田玉开始进入中原地区。因为品质极佳,且产量可观,很快便获得帝王贵戚们的青睐。宋朝皇帝喜欢和田玉并不是什么秘密,赵匡胤甚至专门设立了“淘洗所”,从采挖、挑选、清洗、切割至最后抛光都实行官办,可见对和田玉的喜爱程度。

随着人们对和田玉认识的加深和需求的旺盛,市场上的假玉也层出不穷。南宋时期,杭州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专门售卖假玉的“药铺”,里面的人以酸泡、火烧、刀削等方法将假玉制成形后,再用各种颜色涂染以假乱真。为了防假,有人特意将真玉置于漆盒内再加盖密封以防沁色。可惜的是,这种办法只能欺骗肉眼,并不能阻挡专业鉴定者的法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