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石矿在哪里?
中国的玉矿分布区域相当广泛,大致分布在新疆、青海、辽宁、河南、四川等地的新山岩区。 1958年,在新疆若羌县罗布泊北部地区发现了世界最大的和田玉矿床——柯坪矿(现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该矿未受污染,可持续开采30年以上,可采量达20万吨以上。在叶城县南部的阿塔克拉布拉克岩体中,也有大型和田玉矿床分布(现已停产)。
在昆仑山脉的玉龙喀什河和卡拉喀纳斯河中下游两岸,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部的沙丘上,分布着大量的和田玉矿点或玉矿化地段,质量较好的玉石原料称为“子料”(或称籽料、水坑料);而产于河床中的卵石形的玉石叫做“戈壁玉”,颜色大多为黄白为主。
在青海省的格尔木市境内,有全国最大的玉矿床之一。它是由超高压、高温、高压矿物构成的,主要含玉石矿物为透闪石、阳起石等,所产的玉石质地细腻,光泽温润,色调柔和,是制造高档器皿与工艺品的优质原料。
辽宁抚顺市西郊的浑河北岸(顺城区),也曾发现过古玉矿遗址,出土了大量玉斧、玉璧、玉琮等玉器,证明这里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生产和使用玉器的地方。目前发现的辽宁岫岩玉产地,共有青玉、黄玉、白玉3种颜色,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硬度6~6.5,呈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其中以青玉产量较大。
河南南阳淅川县马蹬山的玉矿,已探明C+D级储量1374万立方米,E级储量839万立方米,F级储量1339万立方米,总储存量约3552万立方米,品质优良,均为透闪石玉质,色呈葱白、米黄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脂感、蜡状光泽。此玉材经当地加工成圆珠、散料等,远销日本、东南亚及台湾等地区和国家。
四川在历史上也是产玉大省,据记载,著名的“和阗玉井”即出现在今川西北的阿坝州。如今,在汶川、茂县等地的新山岩区,也发现和开采出优质的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