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派分为几大画派?
“南董北齐”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南宋李唐、刘松年,画风偏细巧一路,善用墨色,笔法秀润,风格清新俊逸,为明代书画大家。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朝四大家”。
《山水清音图》是董其昌60岁时的作品,尺幅不大,却尽得山川之真趣。山峦起伏,云山苍茫,远岫连绵,烟云飘渺;山脚屋舍数间,桥彴纵横,一江碧水,清澈见底。全图笔墨疏淡,山石多用披麻皴,浓墨点苔,草木用草书法入画,自然随意却又谨规矩法度,显示出他兼取宋元之法而自出机杼的山水风格。
《山水画》册页,北京故宫博物馆馆藏。此图描绘山峦重叠,云雾滃郁。山腰石磴迂回,飞瀑流泉。景色幽深秀丽。笔法细致严谨,布局繁密紧凑,整体感觉,秀雅玲珑。但局部稍嫌板滞。
《秋兴八景图》册页,上海博物馆馆藏。此图绘秋日景物——枫林、雁阵、寒潭、远树等八景。笔法细柔,色彩柔和,清新淡雅,如醉如痴。在画坛上有很大的影响。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伯虎) 《山径春行》绢本设色,128.7x3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径春行》是一幅写意写生画,在艺术上体现了唐寅的个性特征和成就。此画虽为写生画,却并非是对实景的真切描摹,而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画面上的景物不是严格按比例缩放的真实形象,而只是诗人眼中的真实感受。所以,尽管从形式上看,此画比较接近于现实山水,但却比实际上更大气磅礴些。
《山路松声图》立轴,绢本,148×8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山路松声图》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上峰峦雄伟,松林葱翠,山路蜿蜒,一派生机盎然。整个画面意境深邃,气象宏大。构图饱满,峰峦、松树、道路都以重墨勾勒轮廓,再用浓墨层层渲染,山石的凹凸处多用秃笔焦墨涂抹,使得山石更加厚重,更富有立体感。而松树的笔法较为细劲,显出清秀潇洒的特点。近景坡石上的苔藓,用笔细腻,润泽而富有生命力。全画布局得体,笔墨精妙,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