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预订册从哪年开始?

寇腾中寇腾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部发行邮票目录》中,已经有了“邮品”一词。在当年的资料中,还出现了“邮品套票”、“邮品小本票”的名称。但是,“邮品”作为官方的正式称谓,是出现在一九八四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志(1982-1984)》里的。在这之前,“邮票”和“邮政用品”一直是官方使用最多的称谓。

为了与“邮政用品”相区分,我们给“邮票”加上双引号,表示不是官方提法。 自一九七二年恢复邮票生产和发行之后,我国每年都发行各种邮品,用于纪念重大事件、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优秀文化艺术等。这些邮品一般由邮电部设计印制。

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集邮热的出现,一些企业看到其中商机,就开始自己设计和印制邮品出售。由于没有纳入国家计划,这些企业自行印制的邮品质量好坏不一,甚至出现过虚假广告的情况。当时国家规定,企业不得印制销售邮品,而邮局也只负责发行由国家设计的正规邮票。 但这个规定并没起到太大作用。到九十年代初期,全国有不少书店和集邮公司都在销售邮品,其中不乏大量伪造的“邮票”,以至于当时的邮局只能以劣币驱逐良币,允许这些伪品在市场上流通。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发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码片的通知》,要求各级邮政部门停止发售印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名的各种邮件。 从此,“邮品”正式成为官方认可的称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