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有哪四种?

占佳月占佳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仅诞生了无数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大师,也涌现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精神思想,“四书五经”、孔孟之道、老庄哲学等就是其中的典范。但在中国古代,这些并不是官方认定的“经典”著作,所谓“官学不教”即是如此。

至迟在宋朝初期,官方认可的“六经”就定型了,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这六种典籍被尊为经典,其地位在其他书籍之上,学习这些典籍的儒家称为“经学家”;而其他的不在“六经”之列的经典,自然被贬为俗书,儒生只能看不能读,称之为“熟读诗书”或“熟读经史”。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皇帝钦定《四库全书》,“四书”与“五经”遂正式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经典。那么,到底是哪“四书”,哪个“五经”呢?它们又有怎样的历史呢?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其中前两本属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后两本则是《礼记》中的内容。至于“五经”,则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分别对应着“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及《礼记》。

以上十四部著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统治者对此是十分重视的——每年正月,皇帝要亲自到曲阜(孔子故里)去祭孔;在北京建立的紫禁城中有端门,这里专门设立了一个敬称“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庙,每逢元旦,皇帝必须到这里拜奠。从汉朝开始,儒家经典就开始用国家经费印刷发行,供士子研读。到了清代乾隆时,更是将《四书》、《五经》编入《御制经书全集》,由朝廷统一印制。

当然,《四书》与《五经》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历代儒者们不断探讨、总结、提炼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最高成就,是当之无愧的“经世之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