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几次收藏热?

喻婷喻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孔子整理《诗经》、《尚书》等著作,保存了殷商时代和周朝初年的文学、历史著作,使大部分古籍得以流传; 两汉时期,汉武帝设立藏书阁,汇集古代典籍,东汉桓帝设立鸿都门学,搜集古今经传、诸子百家并集诸儒解说; 西晋武帝时成立国子监,收集西周以来典籍,北魏太和年间,在洛阳建五经书屋,聚书至数万卷; 南唐建国后,下令收集前朝书籍,又令翰林学士李善逊校订群书; 张居正编著的《四库全书荟要》是清代乾隆四十年来编纂《四库全书》的基础上编写成的! 中国历代都有收藏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举动,不过最集中的还数北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设立国子监书博士,统一管理天下学校及府州县之学、太庙、孔庙之书。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开始编纂《永乐大典》。

明代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修成《文献通考》280卷,记载了上起上古、下终明中叶的社会经济状况。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修成《古今图书集成》1亿余字,被誉为“天下第一书”。民间藏书也极为兴盛,如著名的“吴门书堂”“铁砚山房”“读花楼”等等。

清朝前期,《永乐大典》散失严重,雍正时命王际华等人将《永乐大典》残缺部分重新补抄,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基本完成。同时清末还有《四库全书》的续修工作。 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经过几千年来无数人的收集、整理、传递,虽然其中也有流失、损毁,但总的来说保存下来大部分精华。这是中国古代文化能够传承和发扬的光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