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是谁建的?
201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州大学(现为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等五所美术院校的学生设计团队完成的“最美的图书馆”,从全球87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14年度“世界最美图书馆”称号。 这些学生来自建筑与设计学院,他们的指导教师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师王澍。
在王澍的带领下,学生们在作品中阐述了这样一个理念——“建筑是时间的艺术,一个真正伟大的建筑,应该是时间的见证者。” 在作品展示中,五个院校的学子通过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向参观者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从左到右分别是清华美院的作品《归》、中国美院的《灯》、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部的《纸间漏光》、瑞典隆德大学的《时间之书》以及意大利米兰大学的《线之韵》。 清华美院的作品采用镂空钢架构造,内部由透光材料打造,整个空间内外通透、光影流转; 中国美院的作品以“灯”为主题,将“灯”点亮的刹那火花融入建筑,诠释时间流逝的瞬间; 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部以纸为材料,将灯光贯穿其中,构建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纸空间”;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参赛作品以编织的形式表现时间,一条条粗细不等的线条组成了作品的立面; 瑞典隆德大学则以“书”喻“时”,通过书与书的排列组合,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建筑物的时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