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白墨书法家?

璩欢梦璩欢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墨,是书法艺术中的独特存在。 它的诞生并非易事,须得得笔法、得字法且精通墨法。 白墨的书法家,在书法界亦算得上是「稀有物种」。 中国古代有白描画家,以铁线描描绘人物、花草;亦有白笺文学家,以淡墨作赋,流传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佳作;更有文人画,以墨加色,成就青绿山水;然而书坛却似乎一直未能出现这样的艺术形式——直到现代出现了白墨书法家,如于右任、李叔同、沙孟海等人。 以于右任为例,他的创作中既有浓墨大写的雄阔,也有少墨细书的秀劲。他创作的草书《文心雕龙》,被评论家誉为「集王羲之行书之大成者」。

于右任的墨法,得自王鐸。他曾言其师王鐸的书法「全用墨块,不加染擦」,并且自称得到了王鐸真传的只有胡小石和沈尹默两位先生。 而李叔同则另辟蹊径,他既学习古人墨法又大胆借鉴西方画法,创造了「半透明」的墨法,以此写出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小楷」的《灵飞经》。

到了当代,台湾的书坛领袖之一柏文蔚对墨法的运用堪称出神入化。他以浓墨写成的小楷《朱子大全》,连日本著名的书法家山田尚野在看过之后都不由赞叹:「真是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字,能写得这样生动!」 能够掌握如此精妙的墨法,自然离不开扎实的墨功。而这也是导致白墨书法家“稀有”的原因之一。 练习墨法需要长期浸淫其中,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而且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需要长年累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初具雏形。

不过如果功夫下得够深,那么所付出的努力最终一定会得到回报。就像傅山所说的:“笔墨之功,本在于此。若不知笔墨之道,虽终日挥笔,岂不在门外徘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