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赢天下哪位书法家?
2017年6月,“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一组数据: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法院已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498.9万余条; 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330余万;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72万余个; 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12万条(每次司法行动均动态更新)。 而这些数据的来源,正是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系统。 这个庞大而全面的系统由最高人民法院研发,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当时称作“全国法院网络执行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输入被执行人的名字查询到他/她的失信信息和被执行信息——只要他/她被人民法院认定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债务达到法定限额。
目前,这个平台的查询功能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首页( http://www.zgcx.court.cn/)上的“失信查询”进行搜索。 以“刘谦”为例输入被执行人姓名进行查询。点击搜索后,结果一目了然。
据记者观察,除了少量商业纠纷和保险理赔类案件外,绝大多数的案件类型是民间借贷纠纷。而在所有案件的判决金额中,超过十万元的占到一半以上。 那么,什么样的案子会判决债务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呢?一位办理此类案件的法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被执行人名下有房产、汽车等大量财产但不主动履行义务的,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会被认定具有“拒不履行”的主观故意。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该平台建立以来,已有相当数量的被执行人因为被公开征信而得以履约。 记者从上述网站了解到,为了加强执行力度,提高办案效率,该网站近期进行了升级。此次优化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案件信息查询、执行法官助手三大模块。在优化案款兑付流程的同时,还增加了“执行悬赏”板块,当事人可通过发布悬赏公告的形式,提供执行线索并获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