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书法家有哪些?

庄敏庄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了解的江西几位当代书家,都是擅长草书的,包括朱永昶、毛炳禹、徐文德、祝遂之等。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席卷神州,书法界大力提倡“简牍帛书”来复兴汉唐风骨;而江西因为历史原因,大量出土了汉代的竹木简牍和晋代帛书,所以江西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古文字学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并成为当时最活跃的书法创作群体之一。

其中朱永昶先生的汉隶,毛炳禹先生的小草,徐文德先生的行草,都曾在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现在他们都已故去,但他们的作品永远留在了时代历史上。 我个人与江西的书坛渊源颇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在南昌上大学,当时学校图书馆馆长就是著名书法家毛炳禹先生(毛老现已故去),我曾在他的指导下创作过篆书《孙子兵法》;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北京学习和工作期间,曾经多次拜访过被誉为“江南三影”的著名书法家朱永昶先生,并向他请教过书法创作方面的问题。后来回到故乡合肥后,又与著名书法家徐文德先生在省书协举办的活动中有过交流。 我对他们几位先生的字是有比较深的感受的。现选择朱永昶、毛炳禹二位先生的佳作欣赏并稍作赏析。

朱永昶先生(1938-2018),字复孺,号山阴酒狂,别署知非道人。1938年生于江西南昌。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南昌市文联名誉副主席兼市书协主席等职。其书法作品曾参加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第二届全国书法作品展览,并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

下面这幅作品是朱永昶先生69岁时的作品,书写唐代张旭草书代表作《古诗四帖》,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充分展现了这位老年书法家从容不迫的气质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下面这幅作品是他75岁时写的,是用隶书书写的古人咏兰七绝,笔力劲挺,结体宽博,气度不凡。

朱永昶先生的字之所以好看,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他对汉字的结构有着透彻的研究,并且非常自信。所以他的汉字无论字体大小,总是写得整齐均衡而又舒展大方。这与他深厚的文字学功底以及精湛的笔墨功夫相得益彰。

毛炳禹先生(1940—2016),字宣之,号石庵、梅香书屋主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芜湖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并被刻碑于绍兴兰亭博物馆。在诗、词、曲、联、赋等方面亦皆有造诣。

下面这幅作品是毛炳禹先生八十三岁时所作,是书写魏晋时期王羲之的《乐毅论》,笔法精妙,结构谨严。

下面这幅是他的自作《七律·春愁》,用草书书写,风格迥异,但同样潇洒灵动、一气呵成。 毛炳禹的字之所以给人感觉很“活”的感觉,是因为他在书写时很善于改变汉字的结体方式。比如下面这幅《寒食节有感》中“独”字的最后一笔翻折,“春”字中间一横的断穿,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他驾驭文字的自由度和游刃有余的功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