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是谁设计的?
我来瞎编一个故事吧,纯属虚构,大家看个热闹 (一) 1948年5月,华北银行与平原银行合并组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由张震亚率领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人员受命参与筹建央行。在拟定币种、制定发行办法和章程的过程中,由于中共方面主张发钞,美方则支持发行银元券,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最后决定各按一半的比例发行。 10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开始发行,面值从1元到5万元不等。为了便于识别和计算,这套人民钞票上印制了“每百元换美元伍角”字样。
(二) 1953年底,全国通货存量已经达到67.4亿元。1955年3月,国务院发布命令,以1:2000的比例扩大纸币发行额,并将原流通的旧币全部收回。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开始研究印制第二套人民币。在设计方案时,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以及历史上存在关外(东北)币制与关内不符的情况,设计人员采取了“一个模板,两种版面”的方案,即正背面图案主题内容相同的钞券,采用不同的版别。这种“一个模板,两种版面”的设计方案一直延续到了第三套人民币。
(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195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通告》,确定了以“提高防伪能力,适当增加票面花色品种,逐步替换老旧纸币”的币制改革目标。按照这一《通告》,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收兑旧钞、发放新钞的方式完成了对旧钞的置换。
(四) “一个模板,两种版面”的设计方案使得第三套人民币出现了两个版本,这在货币史上是很少见的。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导致的。 七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出现大幅度反弹,货币供给量大幅上升。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197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五次上调银行存款利率和利息所得税税率,金融体制改革也随之提上日程。 1976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一次现金管理会议,提出整顿财政财务制度,加强现金管理和监督,深化金融企业改革的任务,并决定着手设计第四套人民币。会后,有关方面抽调人员组成设计小组,着手绘制第四套人民币图案。
(五) 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50元和100元的两位主景人物,分别是邮电部部长彭真和财政部部长张劲夫。他们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担任此类职务时间最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