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人民币是错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有明确的表述,中国人民银行是负责人民币的发行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事务的部门。所以,关于人民币的错误版本认定,应当以中国人民银行的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为准。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曾授权新华社公布三张“错币”的照片。这三枚所谓“错币”分别是1980年版5角纸币、1990年版1元硬币以及1996年版1元硬币。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就“错币”问题发布通稿称,目前社会上发现的“错币”,有的属于防伪标志;有的是因流通中磨损造成的;还有的是因印制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形成的。这些“错币”虽然都未经人民银行核准,但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通稿中,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正式承认了“错币”的存在。
2014年底开始,网上热炒2005年版的100元纸币出现“WU BU ZHI JI”(无字证书)的防伪标识,认为是“错币”。不过,这个所谓的“错误”很快被业内人士批驳为印刷过程出现的差错。 前几年,网络上还流传一种说法,称“错币”的价值取决于币面的损伤程度,如果保存得比较完好,其价值会比较高。有一些人故意去破坏一些钞票的完整性,以此希望升值。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态,任何伪造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