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人民币es冠号为什么那么稀缺?
我收集了45个不同版本的“802”,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有JU的“802”是双联张(两张连号的),其余39种版别的“802”都是三联张(三张连号的)。也就是说,只有1/4的“802”是双联的张数,其他三种则是三倍于双联的连张张数。 我觉得这是因为802从设计之初就是作为联张发行的。
首先802的票幅是64mm×106mm,这个规格是作为副票使用的;其次802的票面有3条平行线,而当时的主票(如801)则有4条或5条平行线(801(VIII)和801(XIII)是五条的)。所以这种三条平行线的票额设计是为了满足联张的需要而设计的。 而在实际发行中,确确实实也是作为联张发行的。因为第四套人民币所有的票券的印制工艺都是胶印,只有802的凹印部分是雕刻凹版印刷(正面的面额数字、盲文及背面主景图案均为雕刻凹版,而801则是完全胶印的)。这在所有的人民币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也造成了802的绝大多数的冠字号非常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802的双联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