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通宝价值多少?
"天德"钱始铸于辽天庆元年(公元1104年),是金灭辽后铸行的第一种钱币。面文"天德"二字取义于《礼记》"天降甘露,民实德;又引《尚书·周书·大诰》"天戴天命,莫不诚信。"之意。
钱文为篆书,由左向右竖行书写。有平头、截字头两种版式。小平径2.5-2.6cm,重3.7g左右;折二径2.8-3.0cm,重5.4g左右;折三径3.3-3.5 cm,重7.2 g 左右。体形硕大,厚重饱满。色泽呈淡红、深红,或棕赤色。质地有黄铜、白铜、青铜。光背者居多,少数背有星月纹及纪地、纪值文字。
由于此钱是金灭辽后在原辽境内所铸,所以版式、字貌均继承了辽代青铜钱的一整套特点。而这一组钱币在宋金时期却属杂币之一,并非正规货币。因此铸造量较大,流传至今颇为多见。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些曾经被历代收藏家们不屑一顾的"丑儿",如今却是钱币收藏者竞相追逐的 "宝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