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酱定有收藏价值吗?
现在价格不高,未来升值空间大。 什么是“酱定”呢?所谓酱定就是酒瓶,因为宋朝的时候酿酒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酿酒用的大曲非常发达,这样酿出来的白酒度数很高,达到了50度以上,比现在的汾酒、泸州老窖要高出一倍还要多,这样的高度数白酒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容器来装,以前用的是青铜器或者是瓷器,但是随着青铜器和陶瓷的制作工艺的进步,这些材料成本过高,于是在元代的时候开始使用锡来作为酒器的材质,但是元明两朝的锡制酒器并不是很普遍,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才开始大量使用,而宋代之所以出现大量的酱定(就是用酱色釉烧制出的瓷质酒器)就是因为当时的酒器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限制导致的。
南宋人赵希鹄在《洞冥记》中说道:“故都旧第园亭,多有燕饮之盛,杯盘狼藉,丝竹嘹亮。”“绿酒文身”指的是用绿色的颜料绘制出精美的花纹图案,这样的描述和刻画与如今的啤酒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宋朝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到饮酒时所使用的酒杯,比如黄庭坚的《满庭芳》中提到“宝鉴浮花,金荷倒醁”,这里的“琥珀”指的是酒杯,同时“金荷”也是宋代著名的酒器之一。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我个人认为宋朝时期对酒器制造和技术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宋太祖建国之初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于是大肆斩杀藩镇武将,同时取消了唐朝和五代以来的武人世袭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军府制度,在地方上严格控制武将的权力,不仅如此,还加强了中央集权,裁撤了唐代所设置的节度使和观察使,严禁文武官员携带武器,就连皇帝的亲兵也要解除武装,于是乎整个宋朝的军事力量被极大削弱。
宋太宗在位期间曾经两次遣使辽国,结果这两次使团都被辽国所劫持,后来宋真宗又派遣曹利用去辽国谈判,结果曹利用回来之后说:“可和高丽结为兄弟之邦!”宋真宗问其原因,曹利用说道:“高丽国王李洪福愿作外臣,称臣纳贡”而且李洪福还给宋真宗写了国书,书中说道:“东夷大国,礼义之邦”,可见宋朝时期的海路交通是非常安全的,这一点从海外贸易的活跃就能看出来,因此国外一些有名的器皿如西班牙的铜壶,德国的玻璃酒具都能出现在宋朝的文物之中,而这些器皿如果是出土的文物的话其价值就不用多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