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量具有收藏价值吗?
我有一台上海牌630型(型号中的“6”是手敲数字的,不是指六位数)。这个型号的表还有机械和自动机械款,当时价格相差不大。但现在是电子表的天下,价格差距很大。 先说缺点。现在这块表最大的缺点就是走时不准。因为电池电量不足或者发电机线圈损坏等原因会造成动力不足,导致走时产生偏差。一般误差范围在每小时250秒左右。对于机械表而言,每天走时误差在±45秒以内属于正常;对于自动机械表来说,由于手动上弦的原因,每天误差在±75秒内也属于正常。所以如果作为日常计时工具来使用的话,这块手表已经严重不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了。
再说优点。首先,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能够保留至今依然运转良好就是一个很大的亮点。要知道那个年代的技术能力和工业水平都远逊于今天,能生产出这样一块功能完整性能稳定的计时手表很不容易。其次,作为纯国产手表,它的机芯是北京时间计量的全自动机械机芯,里面所有零件都是国内制造的,没有一颗螺丝是外国产的。而且,它还可以接收无线电波进行自动调时,这在当年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也是现在智能手表普及之后人们难以想象的。
最后说到收藏。个人认为只要保存状态较好且能正常运行的手表都具有一定价值,不过作为收藏品来说老式手表的保值性恐怕不如电子表或石英表。因为后两者更新换代能力更强,工艺也更有优势。作为“时代产物”,每块老式手表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跟时代背景有关、或许跟个人经历相关,不论如何这都是一段珍贵的回忆。因此在我看来,一块外表普通的老式手表其实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既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水平和工业能力,又留下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个人的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