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砝码三两价值多少?

戴昊涵戴昊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代一两,又作一两白银、三两重,是明廷规定的银两标准重量,等于9.8克。 为了便于使用和储藏,官民都习惯把银子打制成锭状,称为“元宝”或者“锭子银”,有圆形、方形等,其中以圆形为多见,因为制作容易,且外表圆润,携带、储藏都方便。 这种圆形银色块在明代早期被称为“元宝”,比如《封神演义》里描述纣王赏赐姜子牙的元宝: “纣王听说,即时差官,持币到西岐来。不一日,来到西岐,至相府门前,唤门人出来,禀知老爷:‘今奉陛下命,特来颁赐元帅姜太公元宝五百枚。’”

后来逐渐改为“锭子银”,形状也逐渐多样化起来。但不论哪种形状,都要求表面平整,厚薄均匀,表面刻字或花纹装饰,以便于识别和核算。 至于重量单位,除了一两外,还有半两、七钱三分等多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比如官吏俸禄一般发白银,但具体数额根据品级而有差异,如翰林院编修年俸一百零八两,尚书则一年一千八百两(万历后期京官年薪平均数为405斤)。

而民间往来,交易时双方也可自行规定使用白银的具体重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