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古币有收藏价值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件东西的价值都是由其稀缺性决定的。古钱的收藏也是如此,只有那些经过长时间流传而数量极其稀少的品种才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反之,那些大量传世的古钱,虽然也有人喜欢并将继续流通,但其升值程度就远不如前者了。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大致可分为纸币、硬币和金属货币3大类。其中,后两类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古代钱币和近代钱币两大类。在这几类钱币中,最有收藏价值的要数古代钱币中的遗存品了(即流通使用时间很短或者从未流通使用的“样币”)。
我国古代的铸币制度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一般是由官府统一开炉铸造,再委托地方机构向民间投放。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开始了“私铸”时期,不少商人看到官府授权给地方的铸币权带来的巨大利益,纷纷投入铜料开始私铸钱币。由于当时明末战乱,许多地方战乱不断,所以一些商人的私铸行为并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导致他们私铸的钱币流散到民间的数量很多。正是这些未经官方认可且数量不少的私铸钱币,为今天收藏家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只要能够收集到这种“样币”,其价值都会不菲。 除了明代的“样钱”外,清代的“样币”也是深受收藏家们喜爱的宝物。因为从明清两代开始,朝廷对私自造钱的行为惩罚越来越重,而且清初期还有“钱庄”的存在,所以清初的“样币”相比明末“样币”而言,其流通次数相对较少,保存也较完好,自然其升值潜力就更大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其他朝代的“大样”“小样”“铁钱”等,只要是未经正式流通的货币,都属于“样币”范畴。这些形态各异的“样币”因为年代久远,现在都已经不可再生了,它们的收藏价值自然也在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