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有伍元吗?

盛晶琳盛晶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可能是打错了,应是“民国的‘五元’银币” 【1927年上海银行券伍元】 上海银行的纸币经常和银元配合使用,所以也常能看到银圆票(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辅币”),这个钱是民国十六年发行的,背面有孙中山像。当时在上海、广东等地流通。因上海商业繁盛,人们习惯在买东西时把银元(或银角子)付给商家,然后再拿商家的银圆票到上海银行兑付,所以这种纸钞的信誉非常高,甚至高于法币,国民政府也是因此才放心让上海银行发行这种“银圆票”。不过,由于上海银行的资本金一直无法扩充,这导致它的“银圆票”发行量始终不大,到抗战前只发了不到1000万元的银圆票(相当于现在的3亿元左右吧)。虽然数量不多,但因其信誉好,发行量又小,所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其价值也相对很高。目前,一枚完整的“五元”银圆票能卖到500—600元左右,而破版的就便宜些(图片上的就是我去年收的破版五元,当时花60元买的,现在卖了正好)。

【1948年东北九省特区造币厂铸造的“伍圆”银币】 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枚银圆形币,于1948年在东北铸造,正面为工人与农民推土筑炉的图案,象征工业建设;背面则是农舍、麦浪和丰收的稻谷等,象征农业生产。当时全国物价飞涨,为了稳定市场,中央银行发了一个公告,严禁人民持有银圆,只能把银圆兑换成金圆券。于是,各地没收民间的银圆,集中到中央银行兑换金圆券。老百姓拿着刚发行的金圆券到商店里买东西,结果店家却不要这些新钞票,因为店家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银圆,而不是这种一文不值的金圆券,于是民众一片骂声。 最后,这种“袁大头”一样的银圆,以及上面提到的“五元”银圆票,都被当作“废币”处理了。(PS: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卖收藏的“东北九省特币”,居然有一张5元的还值130元!!!我当年买的那堆破版5元才卖了100元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