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版芥子园画传好不好?

裘毅伟裘毅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当今社会中,无论大人小孩,绝大多数人对漫画并不感到陌生,甚至有些大人以漫画为崇拜;但说到画谱,恐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了,更不要说是民国的画谱了(当然,如果是国画家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也许他的作品就是取自芥子园,因为几乎每个书画家的早期都有一个取自芥子园的过程,这里就不再阐述),在当今资讯发达的时代,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绘画艺术宝库竟然很少有人知,着实让人不可思议。

2011年秋,在上海的一家古籍书店里,偶然的机会从高高的书堆中发现了这套书:《古氏芥子园图咏》,出于对绘画和古代传统文化的兴趣,买回了家。

由于当时翻阅和收藏古籍善本的条件不具备,就一直闲置至今。打开书本细细观赏,只见书页厚实,印刷精美的书籍总共分三部分:一、画传,共六种,分别是:花卉、鸟、兽、梅、兰、竹;二、图谱,共两种;三、诗咏,共六种。

全书的每一页都是上下两半部,上半部分是图画,下半部分是诗句。翻开书页,第一幅图是一枝桃花迎面而来,枝头上桃花灼灼似火,叶子茂盛,旁有一黄莺抬头观望,画后便是陶渊明的诗句:“桃花凋落已成尘,莺为春光音不出。”全书的每幅图画各有诗句相伴,可谓诗画意,意诗意。

阅读该画谱最好的方式,是当作一部诗集来学习。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配以草木、禽鱼、山水等图画,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每幅画的构图、所用的水墨彩色细节描述和解释。

例如对“春”的序篇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春”者,四时之初,万物之始,气当发生,故画者有“春”图。春,草木芽生曰春。元吴景旭《国粹编》云:“春为草木之初生,饮食之行始,故一切谓之始。”

又如“夏”的图有:“夏,夏大也,物极于夏,夏,假也,万物假大也。”。夏,古写成夏。《说文解字》引申为:“假,非真也。”。对“秋”的描述是:“秋,揫也,物至此而揫敛也。”;“冬”的图有:“冬,终也,万物终焉。”等等。对每季的每种事物从形状、颜色、生长过程、所处季节特点都作了描述和解释。

书中虽无作者名字,但按照惯例,应属家族收藏,同时期的其它书籍常有作者落款,而此书没有,所以估计应为清宫内府所刊。在翻阅这套书时,我不禁疑惑:既然这套画谱来源于《芥子园》,为什么又冠以其主人姓“古”呢?难道还有“新版”的《芥子园》问世?带着疑惑,我查看了其他美术相关书籍,才得知这套画谱的由来:

清康熙年间,“三绝”才子、江宁籍书画家、文学家、工艺家沈铨,辞官潜心研究绘画,常去上海卖画、授课,对当地书画爱好者影响很大,其中一人姓“古”。此人将沈铨教给自己的有关绘画的知识和秘诀,汇集成册,取名《芥子园画的文献》,后清代工笔画大师、原金陵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清末四大名医”之一的艾锡兰,在明末清初陈吴子〈芥子园画传〉基础上,重加编订并抄录,刻印了《芥子园图咏》。这就是这册画谱的由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