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王羲之哪些作品?

富紫敏富紫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淳化阁是天台宗开山鼻祖慧思禅师(公元515—577年)的道场。慧思在高丽时代所开创的天台宗,嗣法弟子有130多人,其中著名者有20多人,他们在高丽、日本建立了30多处天台宗道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天台宗势力。

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词人、画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王耆年移家浙江天台县佛陇村,在淳化观修道观,所以称“淳化王”,并建“淳化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存佛陇村的王羲之真迹《兰亭序》等12件墨迹与《王右军帖》一部(共51幅)均被烧毁,现只剩南朝谢安所书《与王献之书》一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是天藏山房藏王羲之书法作品:

第一:《行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时上虞人,东汉末年丧父,时不时有邪妖作怪,村中父老请巫祝除之,屡不得见,曹娥年方十七,乃私匿父尸于江边,号泣之声震动四野,久而久之,妖怪自息。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之虞山下,世代流传,因曹娥葬于此,故名“曹娥塔”。曹娥碑,为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上虞县令程循写的一篇颂词。石碑篆书,高8尺,凡16行,满行20字。此碑帖虽为篆书,但相当流畅,存世极少,非常珍贵。

第二:《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共28字:“欲追比兴,故远状其快雪初晴。晴后寒甚,故以快雪示之。”此帖系王羲之晚年尺牍,写于323年冬。初观此帖,但见点画疾速利落,一气呵成,未及细看,似乎只是一般记录,但细品此帖后发现,无一毫赘墨,虽无严整布局,行文松散,但气韵生动,神采奕奕,为帖中之精品。

第三:《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书法最丰富多彩的集子,也是所谓“右军书”中最令人赞叹不绝的杰作。书于354年。共28行,97字。帖以“十七”二字名篇,内容皆是平常议论,所言皆修身养性、饮酒、服药、读书治心等生活琐事。但王羲之将平日所思所感,于片刻之间付诸笔端,故此帖不假思索,笔势流畅,各字之间,似连非连,如断了线之珍珠,忽隐忽现,若断若连。而结体左右错落,长短参差不齐,在规矩之中,见自由之势,让人感受到了纯然天成的韵律美和三昧俱足的艺术境界。

第四:《丧乱帖》

《丧乱帖》又名《丧乱帖》、《孔侍中帖》、《孔帖》。共11行,97字。王羲之书,米芾谓:“此帖与郑愔帖齐名”。郑幽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四月十三日,从许县令升任郑府参军,因留恋许州美好的时光,临行时写了《辞参军述怀》一诗,诗后有“羲之尝云,佳尔人,得为君子,无乃人所难以言有士君子之轨乎”。郑愔(公元691—782年),字仲默,河南新乡人,唐代诗人。初为秘书省校书郎,曾随王毛仲、孙逖等出入禁掖,官至中书侍郎。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郑愔出任许州参军。《丧乱帖》应写于作者于许州任上,时值丧乱,故借丧乱以言怀抱。

第五:《兰亭集序》

第六:《临池帖》

第七:《寒切帖》

第八:《快雪时晴帖》

第九:《奉寄帖》

第十:《奉旨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