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身在清代称为什么?

代浩峰代浩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告身,在唐代是指一种委任状一样的文件,在官员上任之后需要呈递尚书省,然后尚书省会在档案馆进行留存。在元代的时候,告身成为授予勋官以及学官的正式文件,告身在现代一般指的就是学位的授予书。而在清代的时候,告身被称为“诰”,主要就是册封的公文书。

在清代的时候,告身分为制诰和诰敕两种形式,制诰是用于赐赠一品到五品的官员以及他们的父母、祖父母的,而诰敕则是用于赐赠六品到九品的官员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的。因为制诰的等级较高,所以又被称为高一级诰命、大诰,而诰敕则被称为低一级诰命、敕命。清代告身的行用制度与明代有相似之处,都是将“诰命”分为“诰命”和“敕命”两种。“诰命”用于封赠官品正五品以上(包括五品)的官员及其祖父、父母和妻室;“敕命”用于封赠官品从五品以下(包括九品)、封职、捐纳官职者及其祖父、父母和妻室;封赠男丁称“诰封”或“敕封”,女丁称“诰授”或“敕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