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历代名家作品?

牧晨锦牧晨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法艺术是通过富有个性特点的用笔、结体和章法来表现 penzhe的思想情感。我们在欣赏时最好根据自己的笔法结构知识,分析字的笔顺、笔法、结构,以及全幅字的大小、疏密、虚实和轻重等是否和谐统一以及和谐统一的程度如何。笔法的运用、结构的安排,历来法无定规,同一个字,不同书家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写法,而且即使是同一位大师,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学习、欣赏书法,笔法、结构的知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不能机械、教条地对待笔法、结构的法则。

书法艺术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蕴藏着一定的意趣,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意境,这是优秀书法作品的特征。欣赏时,如果能深入到作品的精神境界,则不仅知其美,而且能知其所以美。这种精神境界的获得,一方面必须建立在上面谈到的对笔法、结构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尤其是更要紧的方面,是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生活经验”。

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可以以“初赏”——“细赏”——“终赏”的过程进行。

1、初赏 欣赏书法作品,第一步应首先对其总体布局、风格面貌作初步欣赏,一般不宜过近,也不宜过快,以三十厘米距离,十秒左右的时间为宜,此为“远观”、“初赏”阶段。主要把握其总体风格和气韵,“先观大略,明其神采”,这是欣赏书法的总印象,极为重要,切忌未见书法全貌,就急忙走近字前细察,这样极易被局部所惑,造成先入为主,使通篇的气韵破坏殆尽。

2、细赏 在总体把握作品的风格、布局之后,应当在三十厘米距离内以每字五至十秒的时间进行逐字、逐行的细赏。此阶段应主要从其具体用笔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具体用笔:应主要从其用笔的中锋、偏锋、方圆、藏露,以及其转换过程是否自然,用力是否和谐,是否达到了轻重有致,风神潇洒等要求上加以揣摩品评。如以执笔不当或用力不均等造成的笔划粗劣、滞涩、软弱等弊病,皆属病笔。病笔乃是败笔,败笔之处极易干扰人的眼球,故此阶段应以细赏病笔为主。

具体结体:对于具体结体应以古人论书结构之法为准绳来评判其优劣。对于此法,历代前贤多有精论,诸如:“平正安稳为上”、“欹侧险峻为能”、“疏密得当”、“收放自如”、“重心稳固”、“相依相映”、“自然和谐”等等,此为结构之原则,在此原则之下,各种风格的结构亦有各自不同的妙法。此阶段亦以细赏不合结体原则的病字为主,病字多是一字或数笔不合结构法则所致。

3、终赏 此阶段亦应在三十厘米距离进行赏玩,通篇细赏之后,切勿急躁,还应余味。对于终赏,应当先静观全篇,通体赏读,把初赏、细赏的感受作一归纳和整合,主要从整体上注意其是否协调,是否统一。然后再以具体字行作对比验证,找出优劣。终赏时间应根据作品大小而定,对于一幅四尺以上的条屏,终赏时间应不少于3至5分钟。

总之,欣赏书法作品不可拘于一法,应当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首先必须对所有书法字体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每个字在各个字体中是怎么写的,例如米颠拜石的“拜”,在篆,隶,楷,行,草中是怎么写的。要对其有所了解,才能看出来优劣在哪。

其次必须自己亲自去练各个字体,知道怎么才能把字写圆润,有韵味,知道哪里用力,哪里出锋,知道起笔收笔中锋侧锋,等等的知识,还要自己经常练,体会个中滋味,知道怎么才能写出让别人一看就“漂亮舒服”的字,知道哪一点没有做好就会影响整体效果。

然后必须知道每个字在每个字体中的体态,例如隶书是横平竖直,蚕头雁尾,字形是扁得差不多,字的重心偏上;行草就是字形变化很大,笔势流畅。要知道各字体的标准写法,才能评出优劣。

再有就是要看历代名家所处的时代是什么风格,要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时尚字体”,例如三国时的张芝的章草,隋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等人的楷书,宋四家的行书,元代赵孟俯的楷书行书皆是如此。这样才能分辨什么是纯天然的,什么是后天模仿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