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有什么书法作品?
邓石如工四体,所作小楷,冠绝古今,隶书自谓可抗李斯、蔡邕。他的篆书成就,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以隶书笔法作篆和用篆书的笔法作行草两种形式。《三体诗册》,便是他将篆法入行草的精品。作品录自作诗三首。运笔用墨皆有篆意。在笔法上,他以中锋作篆的笔法用于行草的点画之中,如“三生”“山窗”“高秋”等字,使笔画线条更为厚实、圆浑。在结体上,由于用笔的篆意,使得行、草各体字的结体方中见圆、疏密相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邓石如,清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又字顽伯,号后民,又号完白山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少好翰墨,家贫无钱购纸笔,遂颖冢之沙废砖习书,数经寒暑,字有进步,继又改学刻印。隶书在邓石如书中,成就最高,历来书家多善用篆法作隶,但能用隶意作篆的大书家却不多。邓石如所创,其隶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摩崖刻石疏爽古拙之气,他的隶书用笔大胆独到,结体深得篆法之古气,气魄宏大,古茂奇崛。
《龙腾凤翥铭轴》是邓石如为杨以增所书。“龙腾凤翥”指龙飞翔腾起,凤凌空翱翔,比喻笔势飞动快捷之状。此轴结体宽博开张,取横势,体势开展,笔画舒放,行笔舒展从容,如入庙堂,既庄重严肃而又雍容大度。
此卷为邓石如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所书,时年27。此卷用笔婉转流畅,骨气内蕴,是邓石如存世作品中少见的用小篆精心书写的作品。因书于篆书风气转衰、篆书已多年不入时流的情况下,故具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是书家由艺从道的自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