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拜佛字是谁的作品?
此碑在宋时已残缺。据今人孟文堂临写清初尚有存石时所镌《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墨迹帖本知,该碑正文共40行,每行40字。该帖墨迹本,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原拓本已不传于世。“童子拜佛”字即在该碑中。
“回元观钟楼铭”是颜真卿早年作品,时约在开元廿九年(741),是他三十岁时所书,时在写《多宝塔碑》的十年之前,所以其风格与《多宝塔碑》相近,但比《多宝塔碑》更富有丰肥美秀、清新挺拔之感,用笔遒劲有力,字字独立而森然凛列,整篇来看,全有大唐皇室那种富丽之风。“童子拜佛”字亦无例外。
“童子拜佛”字笔划均匀,粗细一致,笔划和字距、行间的空白分布近乎一律,字有棱角,方雅刚严。笔划少的字,笔划的粗细,与其他字一样,几乎笔笔中锋,使一个“了”字和“大”字,不至于显得笔弱和字形疏朗,保持字势的均衡。整个字圆润清秀而不失庄重,刚健雄强而不失闲雅,笔划疏朗,字势开展,雍容大度,有庙堂之气韵。正如清梁谳《存素堂论书》所说:“鲁公之书,丰铙饱满,结构沉着。一洗晋代流媚之风,北朝碑刻中之《龙门造像》、《启法寺塔铭》,鲁公得其神而变化之此碑是也”。
“童子拜佛”字的写法与其他碑刻颜体字的写法相比,确有独异之处,此与原碑损泐剥蚀有关。因此,历来习颜、临颜者,对此字的运用和书写,甚为棘手,每每避而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