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佛像有什么特征最准?

宾凌杉宾凌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乾隆时期,在佛像艺术上,乾隆皇帝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风格,因此,该时期铜佛像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镀金技术炉火纯青,鎏金厚重,金水成色极好,有“包金”之感。在造型上,清代佛像承袭了明代造像的写实性风格,保留了乾隆朝以前的许多特点,清乾隆宫廷造像和藏地造像基本保持了清初特点。

佛像材质特点:

乾隆宫廷和藏地的佛像,多为青铜铸造。乾隆宫廷佛像一般使用生漆做漆胎,贴金等工序,与藏地风格佛像有较大的区别。其他材质的乾隆佛像存世量较少。

佛像制作工艺特点:

由于乾隆时期汉地和藏地高僧大德来往更为频繁,尤其是十世班禅大师率领藏地高僧觐见乾隆皇帝,更促进了乾隆宫廷造像与藏地造像制作工艺上的趋同,使乾隆时期造像无论在宫廷还是藏地,整体的风格和工艺非常接近,许多乾隆宫廷造像已经很难与藏地造像区分开来。乾隆宫廷和藏地大体量的铜佛像,一般采取分段铸造后再焊接的方法,小型的佛像一般为整体铸造。由于乾隆宫廷和藏地造像铸铜佛像的胎体普遍很厚,因此,许多佛像的表面都施以大量铸后鎏金工艺,使佛像的表面呈现独特的金色。有些乾隆宫廷佛像,如菩萨类像,在铸好和鎏金后,还制作了泥塑漆胎再贴金的外层装饰,使造像显得更加鲜亮,具有富丽堂皇的大气。

佛像款识和铭文特点:

乾隆时期是款识和铭文出现较多的一个朝代。乾隆宫廷佛像的款识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一般为阴刻于佛像底部外缘或背面。藏地佛像的款识有藏、汉、蒙三种文字,有阴刻于佛像底部外缘或背面,也有铸于底部的。乾隆宫廷佛像和藏地佛像的底部,有相当一部分铸有六字真言或八吉祥等佛教符号图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