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砚台雕三爪龙吗?

那云鸿那云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传统的龙纹式样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龙纹一般在清代得到规范,五爪龙、四爪龙、三爪龙三者的区分也尤为明显。

三爪龙纹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用来区别等级制度的纹饰,不能在官窑中使用。因此在清中期,三爪龙纹饰的器物,多是为皇室成员及重臣所用的赏赐用品或陈设观赏品。存世量非常稀少,流传千年更属难得。龙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但龙纹真正的定型却是在唐宋时期。而龙爪的模式化成型,更是到了清代。一般情况下,五爪的为皇帝御用,四爪的为皇室及重臣使用,三爪的就比较低级了,常用于龙床及木器上。在明清以前,人们画的龙往往三爪、四爪、五爪的都有,而且形态也不够规范,这也反映出了皇权的强弱情况。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制砚刻铭风气的兴盛,砚上龙纹也日益受到关注。砚上龙纹有浅浮雕、深高浮雕和浅刻等多种工艺形式,清乾隆二十八年王诏作铭的松花石“飞龙在天”砚浅刻御用五爪祥龙,乾隆五十九年陈曼生铭紫端随形大砚采用高浮雕手法在砚堂四周饰水纹,砚背雕一大龙及一小龙,一大凤及一小凤,龙凤之间饰火纹和蝙蝠纹,画面热闹而有寓意:二龙戏珠,丹凤朝阳,洪福齐天。清早期陈琳所制“五龙”端砚的砚背采用浅浮雕技法雕饰五条祥龙:双龙抢珠,双龙出水,一龙穿云。此砚构图巧妙,刀法娴熟,龙纹生动传神,是清代砚台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