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出筋是什么?
瓷器制作过程中,在釉上刻花,由于釉与坯体的收缩率不一样,冷却后纹饰呈高起状态,犹如突出而见棱筋的效果,故谓出筋。宋景德镇窑湖田瓷窑产品多用此技。器物施青白釉,纹饰以莲花居多,刀法刚劲,线条明晰。因采用垫烧,器足不施釉,形成一圈“朱砂足”。
出筋是传世的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器物装饰中独具匠心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器物成型过程中,使器内和器表的相应部位挤压出明显的凹凸线条。由于烧成以后,薄而透明的青白釉釉汁与坯体收缩不同步,在釉薄处容易透出胎色,这样就突出显现了釉层较薄的挤压出来的坯体纹路,形成了所谓出筋的效果。常见的有葵口碗、玉壶春瓶等,碗、盘、瓶的口沿、碗心、盘心出筋最为多见。由于青白瓷所呈现的白中蕴澈的冰肌玉质的美感和由此产生的玉的特质,青白瓷的出筋装饰,有突出器型线条的流畅与玲珑之效,更有强化象牙白玉特质的瓷釉美和如薄冰般的折光美,从而使青白瓷更呈现出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