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瓷器印章款?
从商周到明清,印章主要是用铜制作,铜在古代被称为“金”。用金造币制器刻章,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国之大事。用金造币,是财富的象征;用金制器,是威仪的表征;用金镌刻印章,标志着使用者身份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贵。
瓷业昌盛的宋代,瓷器的装饰手法日趋丰富,瓷器上刻印款识也渐渐成为时尚。有的用毛笔在坯体上写刻款识,有的用工具在坯体上刻划款识,然后罩上釉层,一同入窑经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出窑后在釉层中清晰可见蓝黑的款字,这种刻印款字的瓷器被瓷专家称之为釉下款。还有些在釉层烧成之后,再在已瓷器上用类似篆刻的工具镌刻款字,这种镌刻的款字被称为釉上款。
我国陶瓷史上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这就是清代雍正至光绪的近200年期间,江西景德镇为皇室内务府在御窑场烧造了数以万计的精美绝伦的御用瓷器,在清代御用的陶瓷上还出现了许多“御用之玺”。在瓷质印章中有一部分就是仿照玉制或金属官印风格,用做某种“信验”,可称之为印章款。用“官釉”釉料制成的瓷质印章所钤盖的印谱纹样,称之为“官釉印章款”。
“官釉印章款”是“官釉印谱瓷”的重要装饰技艺,官字印章钤印的纹样图案是“官釉印谱瓷”上的重要装饰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