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什么是竖式写法?
谢邀。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这样一篇小文(见附),这里引用一下: 初学写字的时候,老师常常会说“把字写直”、“横平竖直”……但所谓“笔直”、“垂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所说的“高度”指的是直线与水平线的上下距离;“宽度”则指线段左右两端的距离,因此,所谓的高度和宽度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基准点——原点和零轴所在的水平线——“地平线”(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地球表面并不存在一条绝对水平的线)。
如果离开这两个基准点去谈“高”或者“宽”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我们常说树很高,河很宽,这里的“很高”和“很宽”显然都不是指它与“零点”的距离。又如我们在描述房屋建筑时经常用到“几层几梯”,这里的“层”也不是指它距地面的高度,而是一层建筑物自上而下由几个房间组成。由此可见日常生活语言中所谓的空间大小都是以某一个确定的平面为基准而加以测量的,离开了该平面就没有所谓的高或低,宽或窄了。
同样地,在书法创作中,一幅作品所占据的空间也是以某一平面为背景而形成的,这种背景可以是纸上的白纸黑地,也可以是墙面上的空白,还可以是地面上的一块方桌……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作品中所呈现的线条并不是真正的线条,而是相对于某一个平面的面或体。因此古人常云“计白当黑”——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时刻记着有一条地平线存在着,并以此为基准来安排所有的笔画。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作品写得“东倒西歪”呢?以下分四点说明: 一、起笔要轻,行笔要慢 如果在纸上划出一道垂直线,然后让其在静止状态下保持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这垂直线不再垂直,而是稍稍向右侧倾斜了一个角度(大约1-2度)。这是因为地球有重力作用,笔端墨汁的重量使得笔划产生下坠的趋势所致。所以在落笔的时候要尽量放松一些,这样下笔才不会出现偏斜的情况。同时也要注意行笔的速度不宜过快过急,否则也会使线条产生一定的弯曲弧度。 二、收笔要顿,回锋要圆 写完一笔之后,如果马上提笔画下一笔的话,那么当前一笔的末端就会向下拖曳,从而导致整个线条重心下移而出现下坠现象。所以一般建议大家在写完一笔后停顿片刻再画下一笔。另外在收笔处可以适当提笔回锋,以使线条更加圆润饱满。 三、运笔方向要正 要使笔画看起来直,除了要注意以上两点之外,还要注意运笔方向的准确与否。一般来说,在同一个平面内平行移动的线是比较直的,但如果是在不同的平面上移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比如在纸面上从左到右移动的线与在墙面上从上到下运动的线相比就要弯得多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写字的时候总是强调要“笔笔向上走”的原因所在。 四、调整结构时要考虑平衡性问题 一幅作品的每一个笔画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共同组成了整幅作品的内容。因此在处理笔画顺序时应尽量避免使某一段落呈现出头重脚轻的感觉。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笔画的长短及粗细以使其看上去更和谐匀称。 以上是本人关于“如何使自己的书法作品写得‘直’”所作的小结,仅供参考借鉴。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